简介

墨迹中国风通用PPT



孤篇压全唐
一词压两宋
目录

生平

能压全唐的那首孤篇

译文及写作背景

一点感想
生平

生平
张若虚(约670年—约730年),扬州(今江苏扬州)人,唐朝诗人。曾任兖(yan3)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春江花月夜》为其代表作,被誉为唐诗开山之作,享有“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之名。
为什么张若虚传下来的东西很少?
作品散失,主要与出版业不发达和战乱相关,一般来说年代越早,散失的情况越多,当然也和作者的影响力有关。具体张若虚的作品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很难考证。按常理来说,诗词作品要流传下来,还是要落到纸面上来的,最好的版本肯定是作者生前整理留存的,作者如果未整理,就更容易散失。古代诗人的作品很多都散失严重,吴中四士作品的存量情况(数量各版本不一,略做参考),贺知章 26首、包融 8首、张旭 7 首、张若虚 只有2首,基本都所剩无多。稍晚一点的王之涣6首,早一点的苏味道15首,卢照邻18首。
作者整理以后,要托人保管,保管本身需要安定的生活,如果经历战争或者迁移,就很难保证;实际上,唐代大多数人的原始版本诗集都会散失,除了白居易。据说白居易晚年自己亲自抄了三份全集,其中一份流传到日本,被日本皇室(日本天皇是白居易的小迷弟)收藏,得以完整存世。
如果完整的诗集没有得到流传,就需要靠其他人收集的合集了,这样的合集中的作品往往水平比较高一些,可能抄录的副本也会多一些,比如《春江花月夜》就是他人收集的同题乐府中流传下来的;或者是从他人的诗集中流传,比如朋友之间赠答的作品,同时录了对方的诗,这样的情况流传下来的也不少。
另外,像李白杜甫这样的大家,本来有诗集,中间散失了,有很多粉丝不遗余力收集,也是一个途径,当然,杜甫能有1400多首,李白能有900多首留下来,本身也是因为他们自身的诗集曾经流传了许多年才散失的,加上他们粉丝比较多,这样民间才有可能有不同版本的副本存在;当然在收集时,李白集中被误收的伪作也不少。
所以,张若虚只有两首流传下来的可能性是:出版业不发达,第一手诗集没有整理好,死后保管人没有保管好;极其优质的作品可能不多(不是说没有);当时专门集他人的诗评论还不流行,民间名气不够大粉丝少,运气不好等。
能压全唐的那首孤篇

1
2
3
能压全唐的那首孤篇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译文及写作背景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荡漾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和天空变成了一种颜色没有一点微小的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悬挂。
江边上是什么人最初看见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们?
人生一代一代地无穷无尽,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总是相似。
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谁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舟在漂荡?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在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不能音信,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已过了一半自己却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道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写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张若虚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
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年份已难以确考,而对此诗的创作地点则有三种说法: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认为,诗人是站在扬州南郊曲江边赏月观潮,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表现的是唐代曲江一带的景色;长期从事瓜洲文史研究的高惠年认为,此诗作于瓜洲,表现的是千年古镇瓜洲江畔清幽如诗的意境之美;长期从事大桥文史研究的学者顾仁认为,此诗作于扬子江畔,其地在今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南部。
点击添加标题

一点感想
《春江花月夜》真的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词,押韵,词藻优美,能压全唐真的是名副其实。但是就像我前面讲的一样,张若虚写的再好,也只传下来了2首。初中的时候做过一篇阅读,题不记得了,但文章确实是深有感触,当时的人们没有速记,没有录音,没有科技,想找一首诗只能靠手抄的副本或口口相传,还容易传丢了。当我们对着课本背古文的时候,看着枯燥无味,但我们能读到它的前提,是多少代读书人努力收集和保护啊。我算了一下,张若虚生活的年代距今约1300年。也许在1300年前的这个时候,张若虚正在和我们站在同一片土地上,看着相同的祖国河山,发出同样的感叹。所以我觉得,古诗词才是一种真正能跨越时空的共鸣。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pudding
data
其他
34
未命名用户L24xkd
105天前
pudding
未命名的文档
其他
14
未命名用户RVRJEO
124天前
pudding
test
其他
14
未命名用户RDvqcB
130天前
pudding
未命名的文档
其他
7
未命名用户nBAMdQ
135天前
pudding
道路不合理
其他
14
未命名用户AGGXBj
139天前
pudding
PPT
其他
37
未命名用户VXhP2l
171天前